01
都说别在该吃苦的年纪,把自己耗在安逸里,但总有人选择还吃什么苦,就这样过挺好。
也都说别在该奋斗的年纪,把自己葬在舒适里,但也总有人觉得放着舒适的生活不过,还瞎折腾,有病吧?
春节假期回老家过年,和众多亲戚朋友们相聚。
一天去大姑家看她,到吃饭时没看到表哥,大伙都问他上哪儿去了?
大姑说他还在房间里玩游戏,让我去叫他。我来到表哥房间,推开门,只见凌乱的房间里他正坐在一台电脑前。
一边抽烟一边全神贯注地打着游戏,桌面上有喝剩的啤酒瓶和来不及收拾的方便面盒子,地上满是烟头。
房间里一头是一张床,另一头就是这台电脑,别的什么东西也没有。
这副场景和这一贫如洗的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,看上去很不谐调。
听到叫他吃饭,表哥才走出屋子,两只眼圈黑得像熊猫,一看就是打游戏看电脑太久。
大姑家在家乡小镇的村子里,生活算是比较困难的,丈夫中过风,走路很慢,也只能用一只手干活,得病后虽然他能听懂别人的话,可是自己却说不出来。
因为表哥不争气,整天喝酒闹事打游戏,根本挣不到钱,所以家里的房子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房子。
大姑眼看着周围邻居们一家家都盖起了新房,心里很是着急,却没有办法。
饭桌上,亲戚们边吃边聊,有的聊家里很近又盖起了新房;有的聊孩子挺有出息,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就等着开学了;还有的说过完年要增加家庭收入,出去打工。
融洽的氛围里,不时传出阵阵开心的笑声。
表哥也听得津津有味,向亲戚们投去了羡慕的目光。
这时,一位亲戚一边闲聊一边劝表哥,说这样长期抽烟喝酒、打电脑游戏,可不是个办法,得认真找点事做才行,家里父母年纪大了,还指望他挣些钱回来盖上新房呢。
可表哥回:“我读书又不行,也碰不到什么好机会,上哪儿找事做啊。”
说完,又一言不发地闷头吃饭,大口喝酒了。
表哥和我年纪差不多,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,这么多年过去了,家里的一切还是原来那样,他也还是多年前的那个他。
每次看到别人能做成事,他觉得那是人家读书行、运气又好,至于自己,家境不好,读书不行,也没碰到什么合适的机会,找不到事做是理所当然的。
可仔细想想,真是这样吗?
读书虽说也是改变我们命运的一种方式,但它并不是很好的,真想努力,就算文化不高,也总有办法。
真正的高手,从来不会在懒惰观望上浪费时间。
如果只是站在原地不动,不想办法改变,那就只能当当人家的观众了。
我很喜欢一段著名的祈祷词:愿上帝赐予我一个平静的心,去接纳我所不能改变的事物;赐予我无限勇气,去改变那有可能改变的东西。
古典老师就曾在他的《拆掉思维里的墙》这本书中写到:真正限制我们的,是我们思维里面看不见的墙。
其实有很多我们曾认为“不可能”的事情,却在别人身上奇迹地发生了。或许,离开原地,动起来,就会不一样。
02
家境不好,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改变,没有好的读书机会,只要自己想读,任何年龄也都不晚,何况现在的学习方式又那么多,只有自己努力了,机会才有可能青睐。
曾看过一本《站着上北大》的书,里面的主角就都是一个个平凡普通的北大保安,他们当保安时也大多只有初、高中学历,但是通过努力一个个都通过成人高考、自学考试等读得越来越高。
据统计,自1995年至2016年这二十多年间,约有五百名北大保安考学深造,他们中大部分人读了大专、本科,少部分人还读到了研究生。
北大保安的学习是多元化的,他们中有的爱好文科类书籍,有的爱看经济类书籍。
他们会在学校里听讲座、上自习,也有人自学日语、英语,有的保安甚至可以用英语接待外宾。
保安与大学生,两者之间似乎被命运划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,但北大的保安们,却来了个华丽的逆袭,书写了约有五百保安考学深造的传奇。
不仅是在大学,在整个社会中,都有不甘被命运安排的人。
他们出身可能卑微,但依然有着一颗上进的心,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,追逐自己的“诗和远方”。
不愿意把生活庸俗化,把未来功利化,这样的心态让更多的人拥有梦想,也让更多的人实现梦想。
正所谓,欲得天助,必先自助,在奋斗的路上,真正打动人心的,就是那种不甘平庸、奋力向前的姿态。
03
如果不敢开始,便永远无法成长,如果不去寻找,便永远都是迷茫。
牛文就曾在她的书《你越迷茫,越要去闯》中说:
“生活很难,但比难更可怕的是你从未相信未来的美好和幸运,放弃了自己做梦的权利和追梦的脚步。”
很近从央视主持人史小诺的新书《40而立,也不晚》中,读到了她的故事:都说30而立,可也不是人人到这个年龄,就一定都立起来。
40岁之前,史小诺的人生一帆风顺,虽早已进入央视,也算央视2套主持经济类节目经验丰富的主持人。
但她觉得每天还是只不过按时到台里录播,根本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节目,不算太红,不经常看这个台节目的人甚至很多都不知道她是谁。
可是就在40岁这一年,她突然开始反思这过于平静和顺利的一生。有天在化妆间,她突然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想:我就一直要这样过吗?
家里父母也希望她就这样一直工作到退休,只要平安幸福,不用怎么折腾已经挺好。
可史小诺却选择了再一次出发,在上有老下有小,是女儿也是母亲的40岁时,创办了一档财经人物纪录片《遇见大咖》,她担任制作人。
虽然制作栏目过程中,遇到很多各式各样的困难,但她和团队成员们还是一一克服了,很后《遇见大咖》一炮打响,还继续录制了第二季、第三季。
史小诺说:“不行动,我永远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做这样的栏目,和这些优秀的企业家们面对面交流、认真做一件事时,才发现自己得到那么多成长。”
是的,在遇见大咖之前,她先遇到了自己,通过不断的努力,她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。
我很佩服她的这般勇气,在这样一个平稳安定的年纪,可不是人人都敢做出这样的选择。
家人们说她停在原地也很好,但她却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,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。
只要想把事做成,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,只要想出发,任何时候也都不晚。
真正的高手,从来不会在瞻前顾后上浪费时间。
04
这也让我想起了电影《阿甘正传》。
影片中智商有缺陷的阿甘,小时候总爱被人欺负,一次在被伙伴欺负时,好朋友珍妮大声地告诉他:“阿甘,快跑”。
就这一句,让他奇迹般地摆脱了矫正器,成了跑步高手。
他的速度帮助他大学所在的橄榄球队拿过*,也让他在越战中成功地救出了其他士兵,还因为长跑一度成为名人。
很难想象,如果当年阿甘不勇敢前行,只是停留在原地,结局会怎样。
是啊,就像电影中的那句经典台词说的一样:“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。”
《道德经》有云:“道可道,非常道。”
实际上,人生原本具有一条行之有效的改变路径,每一个通过摸索并发现路径的人,严格自律地按照这个去做,都会不断地取得成功。
这条道既简单又复杂。
简单到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发现,又复杂到每个人都很难坚持去做。
真正的高手,从来不会在犹豫不决上浪费时间。
05
曾听到过这样一则小故事:
古时候,有一位得道的高僧,他法力无边,能移动所有阻挡自己去路的大山,人人都视他如神明。
这天,忽然有一个人问高僧:“大师,如果有一天你没办法把山移走了,怎么办?”
众人都屏住呼吸,想知道这位高僧会如何回答。
高僧只是淡淡一笑:“山不过来,我便过去。”
是啊,山是死的,可人是活的,改变其实就是这么简单。
没有人可以主宰世间所有的事物,但每个人都能主宰自己。世界上没有绝望的处境,只有绝望的人。
印度国父甘地说:“在这个世界上,你必须成为你希望看到的改变。”
想要世界按照你的想法变化,先让自己成为你想成为的人。
我自己也有同感,以前我阅读一些很喜欢的书籍时,总会给那些才气逼人的作者拍手称快。
书中的思想不仅能引起读者的共鸣,还能三言两语就把我们想说却说不出来的话,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出来。
真是让人非常敬佩和羡慕。
直到后来,开始写作,向那些优秀的作者学习,自己输出一些文字后,才让我深刻地体会到:
“任何一件事做起来都不容易,难的其实不是事情本身,而是自己开始的行动。只有自己去写、去努力,而不是停在原地,才有可能更上一层楼。想到就去做,别给等待太多时间。”
06
罗斯福就曾说过:
“做任何决策时,选择做对的事是很棒的,选择做错的事是第二棒的,选择‘什么都不做’是很糟的。”
这句话告诉我们:“什么都不做”比“做了但错误”还糟。
什么都不做或许可以避开错误的可能性,但永远也踏不出迈向成功的那一步。
也曾听过:没有赶上航班是因为你动身太迟,错过了商机是因为你犹豫不决。
上天把机会抛来时,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,但它只赐予那些离开原地、不断前行的人。
真正的高手,从来不会在行动上浪费时间。